我跟旭亞是國、高中舞蹈班的同學,
雖然大學後因為各自選擇不同的方向與學校系所~
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聯繫!
成家立業的我們,再次聯繫上並相聚了幾次,
當這段時間跟旭亞的相處,真的感受上有很多的不同!
以前學生時期的她是那種讓我望塵莫及的好學生,
動作總是迅速、有效率,散發出目標導向的積極個性,
對我來說就是充滿喜愛挑戰女生!
以前一起騎腳踏車上下學,也常感受到她的奔馳。
哈哈哈~真是一段美好的青春回憶
這幾年在跟旭亞相處上,發現她有很大的不同!
眼神依然閃亮積極,但是她慢下來了,
在相處上 給人非常安定、正向、穩定的氛圍~
她好似「緩下來了」!
她持續積極學習一切事物,但緩下來在生活周遭裡,
就像她書裡說提的
「不只是活著,而是生活著」
生活在這世界上的我們,為了生存、為了活著、為了世間總總....
我們多數承受著滿滿壓力、憂鬱、焦慮等狀態,
也會因為這些相較負面狀態,產生疲乏、失眠、疼痛等反應,
影響生活在工作、健康、情感相處上的變化!
我也覺得可能是一種俗稱的「文明病」吧,
因為我們所有資訊來的太快、太多,
所以想要的更多、更滿、更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!
在社群媒體上的看見,也偏向流於生活的「表面」,
餐餐大餐、處處環遊世界、高檔精品換不停,
我自己就曾在早期瀏覽完社群網頁後,
坐在電腦前....難過了起來,因為我好似什麼都沒有!
於是 開始數落自己,把過去的自己全盤否定了一番,
那時低落好一段時間~~~
也是透過書籍、文字、還有家人朋友們的開導....
我才頓悟了 ~天啊!!! 我怎麼會這樣?
怎麼會這樣「去比較」?
甚至只相信大家世界都是美好快樂幸福的,而我爛透了!??
幸好...這想法只困擾了我一小段時間...
我有甦醒過來 把那樣的比較心態 甩在身後!
以前曾和旭亞聊過「瑜伽療癒」,但一直沒有時間深入瞭解,
當她的書籍出爐時,我想就藉著這機會好好認識一番!
這是她的第二本書籍,
此次更是以深入淺出的用語,不用擔心術語或艱深文字不好懂,
並且在專有名詞上,都有貼心加上註解!
書籍裡,以壓力、憂鬱、焦慮、疲乏、失眠、疼痛等面向去探討,
其中各自有她所遇見的個案與舉例分享,
雖然每個人狀況不同,但以此方式述說,
更看見他的用心與在瑜伽療癒課程中所遇見的狀態!
並搭配不同練習方式(圖文並茂)的階段練習分享。
另外在每個面向中,都會有專屬她的「療癒師和你聊聊」主題,
在這主題裡 偏向她個人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件!
我在這主題裡,竟然看到心有戚戚焉~~~~
她其中一篇提到因為遇到某事 感受到身體不適,
在觀察與自覺中聯想起 幼年時一段不快樂回憶!
這讓我想起在N年前~
我曾經參加一個繪畫藝術治療的體驗,
在課堂裡,我在老師的引導下......
我竟然畫出幼稚園的自己,與曾遭遇過的事件!
非常的讓人雞皮疙瘩,卻又真實的不可思議~
真的不要小看自己內心!(特別是孩提時代)
透過書籍,我覺得 瑜伽療癒 很重視:
「留意自己、觀察自己、感覺自己」!
或許這也是在這忙碌世代裡,所需要的事情~
這本書 透過以上不同面向,從文字與圖片動作去做帶入情境
慢慢的一步 一步 帶著大家 去認識當下的自己!
我很喜歡~ 在瑜伽療癒裡除了有感受自己以外,
它也會在文字上,給自己一點思考時間,
譬如書裡所附上的題目!
透過書籍的引導,感受自己與現實生活中的連結,
給自己有一點空間去發想,且持續思考接下來如何去做呢?
不只想 .......還有做~
瑜珈....不只是單純運動練習!
我身邊好多朋友們在練瑜珈、教瑜珈,他們可能各屬不同派別,
但是都很強調 身、心、靈並重的特點!
不只是動,不是只在乎身體可以做到多凹、多高、多厲害,
反而是回歸自己、感受自己、接受自己、挑戰自己~
(這也是剛好身邊超多朋友們分享之下給我的感受)
如我之前的分享,在書本裡摘錄幾句 我很喜歡的文字:
「改變的過程本身就是辛苦」
「你的身體擁有許多答案」
不要小看自己的身體,有時它比理性的大腦更懂我們,
這兩句話恰巧 ........ 是我最近所需!
或許在書籍裡,
也能找到適合自己~療癒自己、給予生活力量的自己喔!
小小分享....其實我好喜歡書籍裡的「療癒師碎念」!
她的碎念.......都是一種溫暖與提醒!(就像媽媽一樣,但不是誇張版的)哈哈哈
至於是哪些碎碎念.....請翻開書本 好好感受一下❤️
~~~~~~~~~~~~~~~~~~~
那一日下午,我人在外面買東西,突然來的一場大雨,
就讓我直接走入旁邊咖啡廳,
幸好我隨身都攜帶著一本書~
這日我就在這樣療心室,感受著生活....真的是一種享受~
這本書推薦給想要花點時間瞭解自己、好好愛自己的我們!